(網經社訊)10月30日,杭州市司法局發布公告稱,為打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,杭州市將編制系列重點產業合規指引,同時公開征集關于《直播電商產業合規指引(征求意見稿)》意見建議(以下簡稱《征求意見》)。
第二章中特別提到了和近期“主播最低價”熱點相關的條例:其中第五條對于“直播電商從業者”的合規規定里,除了要取得行政許可和備案,直播從業者不得要求商家簽訂“最低價協議”,或采取其他排除、限制競爭的協議、決議或協同行為,但依法不構成壟斷協議的除外;第十八條,關于價格合法的內容,提示直播電商從業者不得通過低價傾銷、價格串通、哄抬價格、價格欺詐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。對此,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電商快評供記者朋友參考選用。(詳見網經社專題:http://www.811946.com/zt/byxcxzdx/)
觀點一:“最低價協議”具有壟斷性質 限制商家及消費者選擇權
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、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旻解釋道:“最低價協議”是指直播電商從業者與商家之間達成的協議,要求商家在直播銷售過程中以指定的最低價格出售商品或服務。根據杭州市司法局發布的《直播電商產業合規指引(征求意見稿)》,直播電商從業者不得要求商家簽訂這種協議,也不得采取其他排除、限制競爭的協議、決議或協同行為,除非這些行為依法不構成壟斷協議。
“這一規定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。最低價協議可能導致商家之間的競爭受到限制,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權,并可能導致價格壟斷的情況出現。因此,禁止直播電商從業者要求商家簽訂最低價協議可以促進市場的競爭,保護消費者的權益?!崩顣F補充道。
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、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也認為,“最低價協議”是一個限競協議,這個協議對于平臺、主播之間的競爭是排他性的,具有壟斷性質。對商家和消費者來說也是具有很大的危害性,商家被綁架,消費者買不到更優惠價格的商品。長此以往,平臺和主播之間會失去競爭活力。
觀點二:輿論風波持續 出臺新規挽救行業形象
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、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,正值雙11大促期間,無論是抖音、快手、淘寶直播、京東直播等平臺,還是美腕、交個朋友、謙尋、東方甄選等機構,紛紛標榜最低價。直播間確實有責任、有義務為用戶提供具有價格優勢的商品,但其大促機制究竟是不是真的物美價廉,也勢必會影響消費者的復購率和用戶轉化率。在這個節點上推出征求意見稿,也是給各個直播間提個醒,嚴格管理控價、底價等問題。
李旻也認為,雙11是中國最大的網絡購物狂歡節,直播電商合規指引此時出臺可以幫助規范直播電商行業的發展,保障市場的公平競爭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。合規指引為直播電商從業者提供了明確的行為規范,使他們在雙11期間能夠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規,避免價格欺詐、虛假宣傳等違規行為,提升行業的整體形象和信譽度。
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、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表示,近期上海市監管局已經開始調查李佳琦事件,很多頭部主播也受到此事影響,征求意見稿此時推出很有價值,畢竟這類事件還是需要監管介入,這也有利于直播電商生態良性循環。
“此舉能夠杜絕不正當不公平競爭的泛濫,促進直播電商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?!鼻f帥總結道。
觀點三:行業規范更加明確 有助促進市場競爭
莊帥認為,《直播電商產業合規指引》是利好措施,企業可以更合理地更公平地與不同平臺不同主播進行合作,獲得不同平臺和主播的支持。消費者可以在不同平臺的補貼和優惠下購買到更具性價比的商品。
李旻分析道:直播電商合規指引的出臺有助于促進行業健康發展,提升市場的競爭力和消費者的權益保護水平。
對于企業來說,直播電商合規指引為企業提供了明確的行業標準和規范,使其更好地了解和遵守法律法規,避免違規行為帶來的法律風險和聲譽損失。合規指引的出臺還有助于促進市場競爭,提升企業的誠信度和競爭力。
對于消費者來說,直播電商合規指引的出臺可以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和權益保護。合規指引規定了直播電商從業者不能進行價格欺詐、虛假宣傳等違規行為,有助于消費者更加信任直播電商平臺,減少虛假信息的干擾,增加購物的透明度和可靠性。